零零七测算网
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
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所谓“算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古书中早就有了答案

时间 : 2025-08-01   | 最后更新:2025-08-02 作者:零零七测算网

王弼玄学话题之三:言尽意

选择的王弼玄学三话题,分别对应老子(贵无论)、庄子(圣人有情论)、易经(言尽意),正好把魏晋玄学的三玄全部涉略到。

这三个话题中,王弼切中了三本巨著中最核心的问题。

可见这位年轻的玄学大师功力之深。不得不在此向他表示敬意。

今天介绍王弼的第三个话题:言尽意。

一、从《周易》说起

《周易》是一部上古流传下的古老的占卜书,据说原出伏羲氏演八卦,到了孔子,进一步传承,成为儒家六经之一。

但是孔子之后所传的《周易》,实际上已经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了:

一部分是《易经》,另一部分是《易传》。

1、先说《易经》:

这是个古老的占卜书,其中的核心就是象数。

(1)下面简单说一下卦象是怎么回事:

(a)万事万物是一个太极。

(b)然后太极生两仪:即阴阳。其中阳记为一长横,称为阳爻;阴,记为两短“,称为阴爻。【你可以想象:世界上的人类,分为男女两类。】

(c)然后两仪生四象:即太阳、少阴;太阴,少阳。

【按:你可以想象:男人中分阳刚(太阳)和阴柔(少阴);女人也分阳刚(少阳)和阴柔(太阴)。】

(d)然后四象生八卦:即四象中的每一象,再进一步分阴阳两类。

于是形成八卦,各自有卦名,即: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按:这八卦不仅仅象征上述括号里的八个事物,还象征更多的东西,究竟象征什么?有些是上古经文传下来的,有些就要靠占卜者的直觉了。】

(e)然后,八卦之中的每一卦,又分为八,即八卦相荡,一共是六十四卦,每卦各有卦名。此为卦象。

所谓“算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古书中早就有了答案

(2)再说爻位爻数:每个卦,一共有六爻,从下到上,一共六个位置,此为爻位;每个爻位上,或为阳爻(单数)、或为阴爻(双数),此为爻数。

爻数爻位与卦象,合而为象数。

(3)那么这个东西,怎么用来占卜呢?

古人在占卜的时候,用蓍(shi)草。或者其他代用品,比如现在用硬币。

问挂者心中想着某事情,比如想问今年科举能不能高中?就让他抛硬币,抛出正面为一阳爻,反面为阴爻,一共抛六次,就得到六十四卦中的一卦。

然后每卦下有上古传下来的很简单的占卜辞------卦辞,说明这个卦象是什么意思。还有每一爻的爻辞,说明其中的每个爻位上的阳爻(或者阴爻)代表什么意思。

原始的卦爻辞,当然很难和后世问卦者的大大小小的问题直接关联,这就要看占卜者的解读。是穿凿附会胡扯八道,还是精准地把事情说得头头是道,且时候一一应验,就全看占卜者的道行了。

2、再说《易传》:

但是到了孔子以后,逐渐超脱简单的占卜,而是对这些卦象爻数背后隐含的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天体宇宙的运行法则,人伦之道,等等,所谓形而上的东西感兴趣了。于是就解说这些形而上的东西。

《易传》包括七类十篇:

《彖》、《象》: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义、卦辞。

《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的卦爻辞。

《系辞》:《易经》通论。

《说卦》:说明六十四卦卦名。

《序卦》:解释六十四卦的排序。

《杂卦》:杂论六十四卦的卦义。

这个被后世称为“十翼”,即十个附加的解读文件。相传都是孔子所作,但后代考证应该是春秋到战国时期多人所作。

这就是《易传》。

二、两汉《周易》研究中的倾向:

前面说过,在两汉,从董仲舒开始,把阴阳五行引入六经的解读,试图构建一种包举宇内社会生活的无所不包的天道。

因此,《周易》当然是其中特别受重视者。

两汉易学,尤其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周易》当中象数的崇拜。

从上面的简单介绍可以看到,象数似乎像今天西方的数学一样,有其独立的逻辑性。

循着这种逻辑性的规律玄思,可以进一步扩展推演,似乎可以把上到天道,下到人事最微小的事情,都给你弄成了天道运行的必然来,那仅仅六十四卦显然是不够的,结果就越弄越复杂。

比如,汉代最著名的易学家,孟喜、京房,循着这个象数规律,结合阴阳五行学,进一步发明了卦气说。

即把事物的发展演化看成是阴阳二气的消长,借以显示天意。

先把八卦与四时、八方相结合;然后再与一年的12个月,24节气,七十二候(5日为候),360日,相结合,组成一个整齐有序的象数模型。

或对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进行花样翻新的排列组合。试图把所有的天象、人事吉凶全部一网打尽去。

所谓“算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古书中早就有了答案

如果事情超脱于这个模型之外,说不通了,就发明“互体说”,把一卦变四卦,增加卦象来进一步解释。

还不够,又发明“卦变说”来说明;还不够,又把五行加进去,进一步增加卦象。

后世把两汉这种易学研究倾向,称为《周易》的象数学派。

其根本特征是,以上述象数本身的形式及其形式化规律为至高无上,然后把鲜活的真实的世界套进去。穿凿附会。很有点像当代的数学模型。

但是,《周易》中的《易传》,则昭示着另一个方向。

《易经》的原始卦爻辞,本是对象数的吉凶解读,但其中本身确实含有某种神秘可见的规律性启示。

比如乾卦中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只需要粗略地了解一下,就可以看到:这里面显示着某种事物从出生到成长的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在事物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于是,《易传》作者在象数和原始的卦爻辞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寻求其中的义理,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

而王弼,在其《周易略例》里面进一步发挥了这个思想。

从后世易学的发展来看,分为“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其中王弼开拓了后一个方向,被称为义理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有关《周易》的总体介绍,可参见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有关魏晋玄学中王弼对周易的研究,可参见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关于王弼玄学的介绍。】

三、王弼“言尽意”话题的意旨:

了解上述情况,就可以聊聊“言尽意”了。

王弼提出的“言尽意的话题,实际上是批判两汉易学研究中对象数的崇拜。

我们先说一下这个话题里面的三个概念:

(1)言,在此特指卦爻辞,它是附着在卦象数上的,是对后者的解读。

(2)象,指的是前述的卦象、爻位爻数,它们又是对其背后的神秘的天道的昭示。

(3)义,所有的古老的卦爻辞、卦象要数,乃至于后来的《易传》即“十翼”,都是对“天道”的某种感应、介说,但都不是义本身。

于是这就产生一个问题:

言,能不能把卦象爻数的意思说清楚?象数,又能不能把天道(义)昭示清楚?

合而言之,言能不能尽意?

而王弼对此的观点,有以下三层意思:

第一,言其实是不能穷尽意向的。一个意向,越是深远,越是形而上抽象,就越是不可能被言彻底说明白。

这就如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所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在我们日常的对事物的表达中,都能体会到。

第二,但是好的言辞本身,又会对背后的道有所启示,聪明人足以心领神会。

比如孔子说:“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焉。”一个屋子有四个墙角,孔子给你解释了其中一个墙角的情况,那么弟子就应该心领神会,把其他三个墙角的情况都说出来。而不是等着老师把每个墙角都说一遍。

又好比前秦哲人善用寓言,好比韩非子给你讲了“守株待兔”的故事,你就应该明白,过去成功的经验不足以固守。

第三,蠢人不能举一反三,问题在于执着于“一偶”。在这里,王弼具体批评的是两汉的象数学派,执着于象数的纯形式,或者古老的卦爻辞。

王弼开出的药方是:应该“得意忘言”。这才是王弼此话题的核心观点。

四、我的评论:

第一,尽管王弼本身并没有用道家的思想解读《周易》,而且老庄都没有直接涉及过《周易》。但是,王弼关于“言尽意”的话题和主张,实际上与王弼在处理老子与孔子,自然与名教之间的关系中,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在这里,名教的各种行为规范,就是“言”,但是我们应该通过圣人的言,领会圣人没说出来的意,在现实中有所创造性地发挥,却又不违背圣人的本意。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好比名教的各种行为规范,是不是在后代,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应该无条件地固守呢?还是领会背后的意思,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呢?

又好比当代,所谓继承中国文化传统,是苛责古代圣贤的话语已经不符合当代的情况,还是领会圣贤话语背后的义,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问题呢?

第二,汉代经学家把《五经》,包括《周易》,与天道阴阳、吉凶祸福结合起来,天道变成了一种客观规律率,外在的规范,人在其中是战战兢兢,消极被动的。而到了魏晋,如王弼这里,“得意忘言”的时候,人就变得更加自适逍遥了。这很类似于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精神的嬗变:从跪在上帝面前,到以人为本。

第三,王弼“得意忘言”的思想,其实也是整个魏晋玄学乃至于中国文化的精髓,他是对老子心学的继承,即:重要的不是行迹,而是行迹背后的心。 【参见《史记▪老子申韩列传》中记载老子对孔子问礼的回复。】

观察整个中国历史,其实都可以有一种“得意忘言”的视角,也就是从历史人物、行迹去体察背后的心迹的视角,这是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框架结构。

在中国思维传统中,“得意忘言”的意,其实是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只能在我们心里默会。如何知道你默会了没有?看你能否“以三偶反”,或者实际做出来。

相比之下,现在流行的西方式的注重纯粹的数学形式,寻求实证研究,得出所谓客观规律。在这里,某个数学公式,就等于事物的规律本身了。你可以没有默会,可以像个傻子一样地直接套用就行了。

【按:我这里不想说中西方思维模式谁高谁低,我只想提醒读者注意还有于西方不同的中式思维模式。】

作者:专栏《探寻魏晋风度的心迹》主讲人——徐华

更多精彩讲解,进入专栏观看

上篇紫微斗数三合宫作用 紫微斗数三合派入门? 紫薇斗数看性和谐下篇

最新文章

最新更新

山口智子是什么星座?

4月25日是什么星座

商业风水关乎个人财运 怎么能够让你财源广进 这样做想不发财都难

处女座和处女座配对指数

文财神坐西朝东是送钱来?有什么禁忌?

真正的财神爷是谁 谁才是真正的财神爷

同年同月不同星座的人在一起好吗

八字扣绑法

双鱼座和天秤座配吗 双鱼座和天秤座配吗配对比重是什么

民间算命

指纹算命

手相查询

痣相图解

生男生女

眼皮跳测吉凶

喷嚏预测

配对
配对
配对
配对
查询
生日密码